作者:湿地卫士实践团、沈小云 审核:刘海涛
湛江红树林是南方湿地资源的精华,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33%,红树林又被称为“海岸卫士”,它在净化海水、防风消浪、固碳储碳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当前,红树林面临着被破坏和退化的危险,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植被修复和保护。
秉持着“守护红树林,从我做起”的初心,针对传统的人工种植红树林效率低下费力且耗时等痛点问题,在威尼斯432888cam的技术支持下,广东青年大学生“百千万工程”突击队优秀示范项目威尼斯432888cam湿地卫士团队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——红树林智能服务机器人,致力于实现红树林种植自动化,赋能绿色生态。红树林智能服务机器人集合SSD和PRM算法,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应用。可以在红树林湿地中进行高效的植被修复工作,妥善地解决了红树林所面临的被破坏和退化的威胁,以及人工种植困难,红树林幼苗存活率低等问题。
7月5日至8月15日,湿地卫士团队技术部成员对机器人进行两重大升级改进。重大改动一:增加太阳能光伏电池板。这不仅可以降低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的风险,还能简化整体结构和降低成本,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。重大改动二:修改算法。通过采用基于SSD和PRM算法,不仅成功提升了植树机器人的精度,还赋予其自主规划种植路线的能力。这些改进和创新的结合,使得自动化种植红树林的愿景得以实现,并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。
8月份以来,湿地卫士团队开始走出实验室,陆续走进湛江市特呈岛红树林片区、霞山区观海长廊红树林保护区,将红树林种植机器人投入实地使用。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,我们发现机器人的履带式底盘结构和性能非常稳定,可以在滩涂地区域行驶,轻松跨越石头等障碍。同时,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,例如由于滩涂的泥土粘合性比较高,钻孔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转后,连接车身的位置有点松动,因此我们还需要加强连接位置的紧固性。电机经过长时间的持续运转,散热不及时容易导致短路等故障问题仍需要改进。团队负责人胡俊泽表示,“通过实践表明,我们的机器人相比传统植树方法效率更高,而且植树非常精确,可以确保树木的间距和深度达到最佳的生长条件,这有助于提高红树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。此外,机器人还配备了传感器和监测设备,可以实时监测红树林的健康状况,包括土壤湿度、土壤盐碱度、气温等因素,确保红树林能在最佳的环境和状态下快速生长,还可以支持红树林的生态评估和研究等相关工作。”
最后,团队指导老师刘海涛教授表示:“总而言之,我对这个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,期望这个项目能够继续发展壮大,启发更多创新,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,激发更多年轻人参与这一重要事业!”